造价英才网讯:日前,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透露,今年11月至明年6月间,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将举办13场专场网络招聘会,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招聘会、民营企业招聘会、中小企业百日招聘、服务外包等,内容涵盖建设、铁路、农业、体育卫生、企业等行业、领域。网络在大学生就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?大学生怎样看待网上求职?
记者近日走近这个求职群体,深刻地感受到毕业生焦虑的心情,也发现不少毕业生在积极为自己的将来寻找出路。看准低潮时的机遇,就能在下一波发展中冲上浪尖。
网上求职更有针对性
仝换丽,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应届毕业生。她最近实习结束以后,找工作再次提上了日程。她开始上网浏览,搜索造价工程师招聘会信息,并在一些人才网站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。“招聘会上求职的人比较多,提前上网查阅,有更充足的时间了解招聘单位和岗位。招聘会上,目标比较明确,更有信心地面对招聘人员。”仝换丽说。目前,她已在网上投了三份简历,选择的岗位都是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质量管理、生产管理等岗位,也有不限专业的销售岗位。
市场速递:网络求职渺无音讯
带着疑问笔者走访了很多大四的学生,没想到他们给出的答案却很近似。
“眼下正值一年一度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求职旺季,但学校里的招聘会并不多。更奇怪的是,从9月份到现在我已经在求职网站投了100多份简历,可是都石沉海底、音讯全无。” 在北京某大学的校园里,一位大四的女生这样告诉笔者。
首因效应:穿着张扬让人惊
案例:小杨是工科名校毕业生,专业对路、成绩优良,在厚厚的应聘材料中脱颖而出,入列预选名单。但她面试时,穿着过于新潮:鲜艳的短上衣、破旧的低腰裤,很夸张地戴着热带风情的大耳环,一进门就让由高级工程师组成的考官们一愣,考官们没问几个问题,就结束了面试,结果当然是她被淘汰出局。
鲇鱼效应:组织应聘显活力
案例:小陈是班长,他希望班上同学都能尽快地有个好工作,所以每次参加应聘活动,他都会成为热情的组织者,在应聘场上,帮助同学出谋划策,并让男同学为女同学在热门单位拥挤的招聘台前开路,一起递上简历等。他的简历还没递出,就有几个单位主动来询问他的情况,有一个单位发现他和自己单位的用人需求对口,立刻就问他有没有意向到他们单位应聘。
据造价人才网2008年毕业生求职调查数据显示,通过人才网站招聘的学生占总数的33.6%,通过校园招聘的占21.2%,通过报纸、杂志的占4.4%,通过社会招聘会的占16.4%,通过父母、亲朋好友介绍的占13.4%,通过学校推荐的占4.5%,通过校内网职位信息的占4.4%,其他的占2.1%。
专家提醒:大学生应该降低求职底线 放宽求职范围
针对大学生网上求职成效低的问题,专家们也提出了不同的建议。
中华英才网市场部市场总监黄颖指出,大学生应该仔细筛选适合自己想要的职位,降低求职底限、放宽求职范围,并参加一些培训。此外还要修改求职简历,并在求职前对自己的状况作一个评估,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。
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,大学生应该从大一、大二起就开始进行准备,比如到一些企业或其他单位去实习,并接受相关辅导,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分析行业内就业模式,并有效地挖掘、展示和提升自己。而对于有一定能力、实习经验以及对行业分析比较透彻的学生来说,没必要投那么多简历。
文章来源:造价人才网(http://zj.rc1001.com )